候选人接受Offer,就万事大吉了么?


导读

候选人接受Offer了,不等于万事大吉。拿到Offer,但不报到的情况也并不少见……


◎ 作  者 / 索  引

◎ 来  源 / 首席招聘官(ID:cromedia)


朋友W目前在找工作,他面试了南京一家投资公司。老实说,到现在我都难以想象面试流程的繁琐和严苛:笔试、初面、群面、复试、薪酬谈判,然后发放Offer——几乎每个周六,W都在和这家公司的招聘官们打交道,最后他如愿以偿地得到了那份Offer。在拿到Offer的那一刻,W向原公司提出了离职申请。由于交接的问题,需要等到八月份才能到新公司报到。

就在这个过程中,他曾投过简历的另外一家公司也向其发出了面试邀请。该公司在武汉——W一直想返回故乡,而且武汉的生活成本比南京更低。在某个周末,他踏上了前往武汉的列车。面试在一天内完成,对方也给出了同等薪酬的Offer,但所表现出的热情、诚意非南京公司所能比拟。迟疑再三,W最终决定回武汉。

W的案例并非特例。很多招聘官在候选人接受完Offer后,就认为招聘已经完成,其实并非如此。我们可以想象,南京公司的招聘官们同样也耗时近2个月,才招募到了一个他们认为合适的人才——W,但是最终他并未前来入职,于是招聘官们又要开始新一轮的招聘。想想之前的辛劳及接下来无休的周末,该是多么沮丧!

我们没有办法站在道德的高度去批判W的行为,认为他不够诚信。事实上,W也并不会为此感到内疚——在他做出最终决定的那一刻,就致电给南京公司的招聘官,告知了他的决定。木已成舟,招聘官也只能无奈地接受。事实上,还有很多候选人就算爽约,也不会通知招聘官,而且这种情况相当普遍——招聘官能等来的只是一场空。

遭遇这种情况,招聘官也并非完全没有责任。每一个流动在人才市场上的优秀候选人都并非只有一个选择。即便你的企业很优秀,也并非只是候选人的唯一。如果你不在入职前的阶段,采取适当的积极的行动,你就很有可能面临候选人逃离的风险。


01


候选人接受完Offer,并不等于招聘的完结


招聘官们大多看重面试流程及入职流程,但是往往容易忽视候选人接受Offer,但还未入职的这个阶段——这其实是候选人体验的最后一环,如果做不好,之前所有的努力都有可能付诸东流。

可能很多招聘官认为在入职前阶段,企业很难介入到候选人的生活中去,但其实我们能做的有很多,比方说持续向候选人提供企业信息、频繁的接触联系、提供培训机会等等,让候选人提前了解企业,坚定他们的选择。让我印象比较深刻的是,在W拿到这两家Offer迟疑的过程中,恰逢他的生日,武汉公司的总经理亲自致电送上生日祝福,令他感动不已。最终他做出这样的抉择,也在情理之中。

除了提高招聘的成功率,做好入职前阶段的工作,还有以下好处:


02


入职前阶段,招聘官可以做些什么



至于入职前具体可以做哪些工作,在这里我也简单说明一下。


03


千万不要以为新员工没入职没什么大不了



当然,也有可能你做了你所能做的所有工作,但是结果依然令人沮丧。那么你就需要了解一下他们最终改变主意的原因了:是因为原公司提供了更好的机会和待遇,还是因为家庭的压力或迁移的成本?……

总之,尽你所能,去收获一个更好的结果。
如若不能,则为下一次工作提供一些经验和参考。